《三国志9:威力加强版》中文版是一款深度沉浸于三国历史背景的策略战棋模拟游戏。本作在《三国志9:战国天下》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强化,引入了更多城市的移动元素,尤其是北方城市的数量显著增加,更加凸显了这一历史时期的主战场特色。游戏将内政与军政巧妙融合于同一张宏大的地图上,使得战略指挥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玩家将在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中,亲身体验到大会战的紧张与刺激。
在这款游戏中,内政与战斗的无缝衔接为玩家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官方提出的“临机应变战略”理念,允许玩家在战术战争中灵活运用战略部署的策略指令。同时,防御方可以随时向友好城市和己方城市请求支援,这种战略与战术的紧密结合,以及巧妙的策略搭配,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可玩性和趣味性。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9:威力加强版》首次采用了大地图无缝战斗系统,摒弃了传统的固定路线连接,使得战斗更加自由流畅。此外,游戏还强化了六代中出现的四夷威胁,并新增了倭国作为可玩势力。同时,新增的统率数值让人物更具史实感,也进一步提升了智将在游戏中的重要性。总之,这款游戏以其无尽的强悍之处,成为了三国志系列中的巅峰之作。
游戏特色概览
1、本游戏的战斗模式仿若实时战争游戏,玩家可直接在地图上展开激战(但单挑与策略对决则会切换至专属画面进行)。
2、在游戏中,玩家仅能扮演君主角色,无法选择其他武将。若要使用自创的新武将,也需以君主身份登场。这一设定减少了人际关系与人才培养的相关指令,游戏支持最多八人同时游玩。
3、一年被划分为36个回合,每个回合包含两个阶段:战略面与进行面。在战略面阶段,玩家需下达指令;进入进行面时,我方武将则会根据先前所下的指令执行任务,此时无法更改命令。
4、各城市(据点)间设有固定的行军路线。玩家可在两城之间部署碉堡等防御工事,以阻挡敌军的攻势,同时这些地点也可作为我军的休憩之所。
5、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剧本选择,除了10个基于史实的剧本外,还设有10个虚拟剧本,如超越时空界限,汇聚所有君主与武将的梦幻剧本。
游戏公式解析:攻击力计算
1、特技攻击伤害的计算公式(针对武力值超过60的武将):武力 × 20 × 兵法的威力。若触发联动效果,两连动的伤害约为武力 × 20 × 兵法的威力 ×(1.25至1.50倍),三连动为 ×(1.35至2.0倍),四连动为 ×(1.50至2.5倍),五连动则为 ×(1.60至3.0倍)。若触发必杀效果(即士兵鼓舞场面),威力将加倍。从上述公式可见,特技的伤害与对方武将的防御及我方的士兵数量无关,即便兵力稀少,也能对敌方造成重创。
特技的作用不仅限于伤害敌方,还能提升我方的士气。
2、陆地基本攻击力的计算公式:统率值 + 士兵数增加的攻击力加成 × 士兵数 + 士兵士气 / 2】× 阵形的影响系数。其中,士兵数增加的攻击力加成随统率的提升而减少,对于统率在80-100的武将,该值大约为每800士兵增加1个单位攻击力。阵形的影响系数各异,长蛇阵、圆形阵为1.0,攻击力最强的是鱼鳞阵、锋矢阵(15/9),鹤翼阵、箕形阵(12/9),雁形阵(11/9),锥形阵(13/9)。
3、水战攻击力的计算公式:长蛇阵陆战攻击力 + R (14至20)。其中,士兵数量对水战攻击力的影响微乎其微;R值则随统帅值的增大而增大。
兵种浅谈
在我心目中,兵种的优选顺序总是遵循着一条清晰的逻辑线:
1、首要条件,是具备远程打击的能力。
2、其次,是拥有坚不可摧的防御力。
3、最后,则是出色的机动性能。
按照这样的标准,弓兵类无疑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选择。尤其是当它们进化到元戎阶段时,那种几乎能射穿城墙的恐怖威力,简直就像是一个游戏内的“BUG”,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游戏的平衡。即使我们忽略掉这个略显夸张的属性,弓兵类兵种依然强大无比,且升级速度极快。
至于步兵类,很多人对青州兵情有独钟,但我却对藤甲兵有着特别的偏爱。青州兵的确稀有且强大,但它们的获取却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完全看运气。更重要的是,从防御力的角度来看,青州兵其实并不如藤甲兵。而我,恰恰是一个将防御视为生命的人。藤甲兵不仅防御出色,而且升级速度同样惊人。因此,在我的排序中,藤甲兵始终占据首位,其次是青州兵,再次是蛮兵,最后是普通的步兵。虽然藤甲兵在攻击力上可能略有不足,但高额的经验获取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有些人因为害怕火攻而不敢使用藤甲兵,但实际上,在游戏中触发火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谈及火矢,首个回合或许尚能从容应对,即便被点燃,下一个回合也需迅速撤离。而对于火计,尽管通常能造成约1000的伤亡,但敌人想要成功施展也并非易事。在城墙上,我们几乎立于不败之地,消灭步兵和弓兵就如同收割麦穗一般轻松。转战野外时,我们还可设伏兵以待。遇到雨雪天气,我们同样无所畏惧。再者,也不可能让一支队伍孤军深入。以藤甲兵为例,一队藤甲兵对抗弓兵时,能斩杀高达7000之众,面对步兵也能造成3500至5000的伤亡,而自身的损失却仅有10至30人,这样的战况可持续6轮之多。在此期间,敌方几乎鲜有还手之机,即便偶尔遭受火攻,也并无大碍。更值得一提的是,藤甲兵还不惧对方的骑兵。
在一次攻城战中,当我方藤甲兵不慎遭受火攻时,敌方倒下的弓兵和步兵已数以万计。此外,蛮兵在野战中也表现出色,其机动性极佳,堪称步兵中的骑兵。特别适合于埋伏弓兵,一旦弓兵中伏,若此时有藤甲兵上前近战5轮,便可将敌方全歼。然而,蛮兵在与高士气的步兵正面交锋时则处于劣势,且在面对骑兵和弓兵的射击时防御较弱。此外,其升级速度也相对较慢。至于普通步兵,则显得相对逊色,将其培养至近卫队的战斗经验,足以用来培育5至8支高经验的藤甲兵。至于同等经验下的藤甲兵与近卫队孰强孰弱,或许近卫队会稍占优势,但其培养难度极大,且条件苛刻。(此处不涉及步+井的bug情况)
在骑兵类别中,突骑的地位无疑是最为显赫的。即便在与同等经验的虎豹骑进行近战交锋时稍处下风,但只要稍稍后退一格,转而采取射击战术,待虎豹骑逼近准备近战时,突骑便能展现出其难以匹敌的优势。与弓兵相似,突骑的经验增长速度同样极为迅速,这意味着在相同的战斗中,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经验的突骑部队。至于象兵,由于其移动速度缓慢且无法埋伏,因此在实战中的表现相对逊色。
在战斗中,合理的兵力搭配同样至关重要。以攻城战为例,携带藤甲兵或步兵的同时,最好再搭配一支骑兵部队。可以安排两支步兵和两支弓兵负责攀爬城墙,而骑兵则全部作为预备队,部署在稍远的位置,并由军师密切监视,以防敌方使用诱导战术。在攻城过程中,可以派遣一支步兵(最好是藤甲兵)登上城墙,对敌方的弓兵进行猛烈的攻击,而其余三支部队则集中围攻太守。当战斗进入市街战时,步兵可以全部换乘骑兵,而藤甲兵或原步兵则寻找安全地点进行休整。此时,由于敌方的弓兵已经所剩无几,剩下的敌人也将变得容易对付。
此外,在守城战中,守方的援军问题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重点。当攻城方出动的部队数量过多时,守方往往会呼叫援军进行增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攻城方可以采取少派部队的策略,确保出动的兵力少于守方可能出动的援军数量。守方在认为自己能够应对当前局势的情况下,通常不会轻易呼叫援军。这也是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使用藤甲兵进行市街战,而不是进行兵力替换的原因之一。
如何触发《出师表》剧情?条件详解
想要欣赏到《出师表》的动画剧情,你需要满足以下特定的条件。
可选角色:任意武将
若你扮演的是西蜀势力:
诸葛亮会上奏《出师表》,宣告准备北伐,此时将触发《出师表》CG。
在剧情中,魏延会提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策略,但会被诸葛亮拒绝。
若你扮演诸葛亮,你将面临是否采纳魏延策略的选择。
若你扮演魏延,你可以选择是否通过舌战说服诸葛亮,舌战胜利则计策被采纳。
若你扮演其他武将,你需要选择支持魏延还是诸葛亮的计策。若你选择支持魏延并在舌战中胜过诸葛亮,则魏延的计策将被采纳。
(注意:魏延策略是否被采纳仅影响诸葛亮军团的方针。若采纳,下一个攻略的都市将是长安;若不采纳,则是天水。这会影响街亭之战的触发条件,因为街亭之战要求天水为西蜀势力而长安为曹魏势力。所以,若你采纳了魏延的策略但又想触发街亭之战,你必须先攻下长安和天水,然后再失去长安。)
若你扮演的是其他势力或在野武将:
你将得知诸葛亮上奏《出师表》准备北伐的消息,同时魏军会任命夏侯楙为长安都督,以对抗蜀军。
触发条件详解:
1、以下四个条件中,满足其中一个即可:
孟获心服事件发生后90天;
曹丕去世30天后;
时间到达227年3月1日或之后;
剧本7开局15天后(注意:此条件仅适用于剧本7开局时扮演西蜀势力且自都市不在首都的情况,一旦进入首都,事件将立即触发)。
2、西蜀势力与曹魏势力均处于非流浪状态。
3、西蜀势力与曹魏势力之间不是盟友关系,且友好度不超过40。
4、西蜀势力与曹魏势力的官爵均为皇帝。
5、洛阳、长安这两座城市由曹魏势力掌控。
6、汉中、梓潼、成都、江州、永安、建宁、云南、永昌这八座城市由西蜀势力掌控。
7、诸葛亮必须是西蜀势力的武将。
8、夏侯楙必须是曹魏势力的武将。
9、汉中不是西蜀势力的首都,同时也不是诸葛亮、赵云、魏延的自都市。
10、长安不是曹魏势力的首都,同时也不是夏侯楙的自都市。
11、若扮演西蜀势力:赵云、魏延需为西蜀势力武将,并且需要进入首都。
12、若扮演曹魏势力:需要进入首都。
13、若扮演其他势力或在野武将:需要进入任意一座都市。
战斗系统概览
在战斗中,一名武将能够指挥多支部队协同作战!
战斗类型简述
战斗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都市的[城门战]、城内的[市街战],以及广袤的[野战]。
战斗采用非实时回合制,每回合的时间不再是固定的1日。武将的“统率”能力将影响行动力的消耗速度,统率高的武将能在更多回合中施展策略。
行动点数机制
我们将行动力量化为“行动点数”。每位武将每回合的行动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点数。例如,平地移动一格需1点,发动一次攻击则需3点。若行动点数不足,武将将无法执行相应行动。
此外,每回合减少的行动点数还受到武将的“武力”和“知力”影响。因此,能力越高的武将,在单个回合内能执行的行动也越多。
设施防御度
城门、政厅等设施都设有“防御度”。当防御度降至0时,该设施即被摧毁。
基本胜负条件
攻击方的胜利条件包括:敌部队全灭、[城门](城门战特有)或[政厅](市街战特有)的防御度降至0。
而防御方的胜利条件则为:敌部队全灭或坚守阵地超过30天。
战斗环境因素
战斗中还需考虑天气和高度等环境因素。例如,大雾天气会遮蔽敌方部队视线,而在高处射击时,射程会有所增加。
此外,战斗地图还会随季节事件而变化。如发生[台风]事件,河面可能会大幅扩张。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战斗地图中破坏[堰]设施时,河水将冲破堤堰,原本平坦的方格将变为河流。
《三国志9威力加强版》战斗系统概览
在《三国志9威力加强版》中,兵种构成了战斗系统的核心要素之一,共计14种不同类别的兵种,它们均隶属于[步兵]、[骑兵]或[射兵]这三大基础类别(系统内部有相应的标记,如下文括号内所示)。
详细兵种分类如下:
步兵(步兵):作为步兵的基础兵种,是战场上的中坚力量。
重步兵(步兵):步兵的进阶形态,拥有更强的防御和攻击能力。
近卫兵(步兵):重步兵的精英化版本,代表着步兵的最高战力。
骑兵(骑兵):机动性极强的基本骑兵兵种。
重骑兵(骑兵):骑兵的上级形态,兼具速度与力量。
虎豹骑(骑兵):重骑兵中的佼佼者,以迅猛的攻势著称。
弓兵(射兵):远程攻击的基本射兵兵种。
弩兵(射兵):弩兵的上级兵种,拥有更远的射程和更强的穿透力。
元戎弩兵(射兵):弩兵的精英形态,代表着远程打击的极致。
青州兵(步兵):一种特殊步兵,以其卓越的攻击力闻名。
蛮族兵(步兵):在山地和森林中具有极高移动力的特殊兵种。
突骑兵(骑兵):结合了骑兵的机动性和射兵的远程攻击能力。
象兵(步兵):以其庞大的体型和高防御力成为战场上的移动堡垒。
此外,游戏中还引入了7种类别的兵器,这些兵器可以被部队“装备”,从而在战斗中实施特殊的攻击手段。
蒙冲:装备此兵器的部队在河川地形上不会被水流冲走,保证了部队在水域作战的稳定性。
这些多样化的兵种和兵器为《三国志9威力加强版》的战斗系统增添了丰富的策略性和深度,玩家需要根据战场环境和敌方兵种特点来合理搭配和指挥自己的部队,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战舰:在河川地形上具备出色的稳定性,不会被水流冲走,其效能超越了蒙冲。
冲车:专门针对设施进行破坏,效果极为显著。
霹雳车:拥有无视地形高度的射击能力,能够精准打击远距离目标。
井阑:四周均配备射击装置,实现全方位无死角攻击。
木兽:能够喷吐火焰,对敌方造成范围性伤害。
木牛:作为特殊的后勤装备,能够额外增加携带兵粮的数量,提升部队的续航能力。
在战斗中,玩家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来控制部队:
方向转换:灵活调整部队的行进方向,以适应战场变化。
组立:将分散的兵器迅速集结起来,形成强大的攻击或防御力量。
解体:在需要时,将兵器拆解并归还给原部队,以便进行其他战术部署。
近接:执行常规的近战攻击,利用兵种的特性进行肉搏战。
弓矢:实施常规的箭矢射击,利用远程火力压制敌方。
火矢:发射带有火焰的箭矢,不仅能够造成额外伤害,还可能引发火灾。
突击:利用迅猛的攻势使敌人后退或陷入混乱状态,打乱其阵型。
投石(需霹雳车):运用重型投石器械进行远距离攻击,对敌方造成重大伤害。
木兽火焰攻击(需木兽):启动木兽的火焰喷射装置,对敌方实施范围性火焰攻击。
计略:运用智慧制定并执行各种战术策略,包括:
火计:点燃邻近方格,制造火海,阻碍敌方行动。
落穴:在敌方必经之路挖掘陷阱,使其落入陷阱并受到伤害。
天变:改变天气状况,利用天气变化对敌方造成不利影响。
风变:改变战场上的风向,可能影响火攻或风向相关技能的效果。
落雷:召唤雷电攻击敌方,造成额外的雷电伤害。
治愈:施展治疗法术,恢复我方受伤士兵的生命值。
混乱:释放混乱魔法,使敌方部队陷入混乱状态,无法有效指挥。
镇静:为我方部队施加镇静效果,解除其混乱状态,恢复战斗秩序。
诱引:巧妙布局,引诱敌方部队进入预设的陷阱或不利地形。
鼓舞:振奋我方士气,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和抵抗能力。
伏兵:利用森林等隐蔽地形,将部队隐藏起来,等待最佳出击时机。
寝返:策反敌方内部的武将,使其在休息时倒戈相向,为我方所用。
消火:迅速扑灭战场上的火焰,防止火势蔓延造成更大损失。
同讨:制造敌方内部的矛盾与纷争,使其自相残杀,削弱战斗力。
裂帛:施展特殊技能,消耗敌方部队的行动力,限制其移动和攻击能力。
奇袭:采取出其不意的战术,对敌方部队进行突然袭击,打乱其部署。
内应:激活我方在敌方的内应,使其与住民一同起义,内外夹击敌方。
一骑讨(单挑):与敌方武将进行一对一的单挑对决,展现个人武勇。
命令:向我方其他部队发出指令,由其替代当前部队执行特定行动。
系统配置需求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7及以上
图形接口:需安装DirectX 9.0
处理器:Intel Core2 Duo E4600(主频2.40GHz)或AMD Athlon 64 X2 Dual Core 5000+
内存容量:至少1GB RAM
显示卡:NVIDIA GeForce 8800 GT或AMD Radeon HD 3870
硬盘空间:预留至少370MB的可用空间
暂无评论内容